《電子技術應用》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 EDA與制造 > 業(yè)界動態(tài) > 聯(lián)電掀起成熟制程價格戰(zhàn)

聯(lián)電掀起成熟制程價格戰(zhàn)

為應對降價壓力,向上游供應商壓價15%!
2025-10-28
來源:芯智訊

10月27日消息,據中國臺灣媒體報道,隨著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成熟制程晶圓廠積極擴產,中國臺灣兩大成熟制程代工廠聯(lián)電世界先進在2026年報價談判中面臨較大的降價壓力。對此,聯(lián)電已正式要求上游供應鏈自2026年起至少提出15%的降價方案,借此提前應對成本上升與對客戶降價的的雙重風險。

報道稱,聯(lián)電向上游供應鏈提出15%的降本要求,將涵蓋化學品、特用氣體、載板材料、耗材與維保服務等供應環(huán)節(jié)。已有材料廠考慮通過“分階段打折”方式,換取兩至三年長合約與最低采購量,顯示降價壓力已沿供應鏈擴散。而聯(lián)電此舉意在“先向上游爭?。ń档统杀荆┛臻g,再與下游客戶談守價”,借此穩(wěn)住平均銷售單價(ASP)與現(xiàn)金流。

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(yè)協(xié)會(SEMI)的預測數據顯示,2024年中國大陸晶圓制造商產能增長了15%,達每月885萬片約當12英寸晶圓。預計2025年將會進一步增長到每月1010萬片約當12英寸晶圓的規(guī)模,主要的增量來自18座新建半導體晶圓廠的投產,推動全球晶圓制造產能增長6%。

研究機構Yole Group的預測數據也指出,中國大陸將在2030年超越中國臺灣,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市場,整體產能規(guī)模將占全球高達30%的比重。

由于美日荷對華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制約,目前中國大陸的晶圓制造產能絕大部分都是成熟制程,而隨著中國大陸成熟制程晶圓產能供給持續(xù)攀升,預計未來兩年成熟節(jié)點(28nm以上)產能將進入全球供給高峰期,價格競爭將轉為常態(tài)化。這將對臺系成熟制程晶圓廠的“守價+長約”談判構成長線壓力。

雖然目前在AI需求的帶動下,先進制程需求旺盛,龍頭大廠臺積電還在漲價,但是在成熟制程方面,在產能供給持續(xù)擴張的同時,芯片設計客戶卻普遍對2026年景氣度采保守預期,傾向保留報價彈性、避免長約束縛,導致成熟制程晶圓代工廠議價被動、訂單能見度下滑。

在全球競爭面上,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區(qū)成熟制程產能持續(xù)開出,報價壓力不減,吸引中低階芯片訂單轉移,迫使臺廠面臨較大降價壓力。

供應鏈業(yè)者指出,這場2026年成熟制程價格攻防戰(zhàn),將考驗晶圓代工廠三大應對能力:一是如何在不侵蝕毛利的前提下守住價格底線;二是爭取與客戶簽訂涵蓋2-3年、條款穩(wěn)定的長期合約,換取訂單可預測性與產能配置彈性;三是借提供設計支持、整合測試、協(xié)同開發(fā)等附加服務,深度關聯(lián)核心客戶,穩(wěn)固競爭護城河。

對聯(lián)電來說,除了提前向上游供應商壓價以爭取對客戶降價空間之外,預計還將聚焦特殊制程強化差異化,同時以“小幅打折換長約”策略維持產能利用率;世界先進預計將憑借車用、電源管理IC、MCU等應用穩(wěn)定,加上高良率與本地化服務優(yōu)勢,積極爭取與臺系設計公司共開發(fā)、共驗證,提高客戶粘性。

而對于中芯國際、華虹等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商來說,隨著產能規(guī)模的持續(xù)快速提升,以及中國大陸本土芯片設計廠商和意法半導體、英飛凌、恩智浦等海外芯片大廠在中國市場的本地化制造需求的增長,中國晶圓廠在成熟制程領域的競爭力也在快速提升,有望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當中持續(xù)提升只占率。


subscribe.jpg

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(chuàng)文章之外,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。轉載的所有的文章、圖片、音/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。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(chuàng)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(lián)系確認版權者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,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聯(lián)系電話:010-82306118;郵箱:aet@chinaaet.com。